張克中,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教授、經濟學博士、博士生導師、院長。中國财政學會理事,中華發展經濟學會常務理事,中國勞動經濟學會理事、創始會員。曾在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、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訪問交流。主要研究領域為财政理論、全球公共經濟學。在《經濟研究》、《管理世界》、《經濟學(季刊)》、《世界經濟》、《Applied Economics》、《Economics & Human Biology》等國内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。國家社科重大首席專家,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研究。
聯系郵箱:zkzdr@zuel.edu.cn
工作經曆:
2018年6月——至今,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“文瀾特聘教授”、院長,教育部、科技部“收入分配與現代财政學科創新引智基地”副主任、收入分配與現代财政研究院副院長;
2010年11月——2018年6月,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;其中2013——2018年擔任學院副院長,中國南方減貧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;
2005年11月——2010年10月,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;
2003年7月——2005年10月,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财政系講師。
學術兼職及學術服務:
中國财政學會常務理事;中華發展經濟學會常務理事;中國勞動經濟學會常務理事、創始會員;湖北省财政廳績效評估專家;湖北省民政廳專家委員會委員;湖北省扶貧辦專家委員會委員;武漢市财政學會副會長。
代表性成果:
[1] 社保繳費的轉嫁效應與勞動力市場再分配[J]. 《管理世界》,2023(09)。
[2] 從競争到協調:社保費率統一與資本流動效應,《經濟研究》,2022年第12期。
[3] 建設統一大市場:社保繳費統一與勞動力市場一體化[J],《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》,2023(01);25-45.
[4] 全球公共财政學:理論與框架[J].《财政研究》,2022(03):26-36.
[5] 惠人及己:對外援助與企業“走出去”[J].《經濟評論》,2022(02):70-86.
[6] 促進生态創新的财稅政策體系探究[J].《稅務研究》,2020(09):105-110.
[7] 稅收優惠、租金分享與公司内部收入不平等[J].《經濟研究》,2021,56(06):110-126.
[8] 稅收分享與财政失衡:中國增值稅分享制度的重構[J].《财貿經濟》,2021,42(03):44-58.
[9] 個人禀賦、學業表現與教育不平等[J].《經濟學(季刊)》,2021,21(05):1731-1752.
[10] 全球公共财政學研究進展[J].《經濟學動态》,2020(04):129-142.
[11] 全球治理視域下的現代财政制度:理論與挑戰[J].《公共财政研究》,2020(04):25-35.
[12] 緣何“減稅難降負”:信息技術、征稅能力與企業逃稅[J].《經濟研究》,2020,55(03):116-132.
[13] 近朱者赤:鄰裡環境與學生學習成績[J].《經濟學(季刊)》,2020,19(02):521-544.
[14] 家庭内部不平等、議價能力與已婚女性勞動參與——基于《新婚姻法》的準自然實驗[J].《勞動經濟研究》,2020,8(02):22-51.
[15] 通貨膨脹、不平等與親貧式增長——來自中國的實證研究[J].《管理世界》,2010(05):27-33+74.
[16] 土地财政阻礙了區域技術創新嗎?——基于267個地級市面闆數據的實證檢驗[J].《金融研究》,2018(05):101-119.
[17] 财政分權與環境污染:碳排放的視角[J].《中國工業經濟》,2011(10):65-75.
[18] 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經濟增長及産業效應——基于動态CGE模型的分析[J].《财貿經濟》,2016(10):30-44.
[19] 财政分權有利于貧困減少嗎?——來自分稅制改革後的省際證據[J].《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》,2010,27(12):3-15.
[20]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增長動力研究——基于人口老齡化視角的分析[J].《天津社會科學》,2019(04):102-110.
[21] 中國城市居民機會不平等研究[J].《世界經濟》,2014,37(04):111-138.
[22] 通基礎設施的經濟分布效應——來自高鐵開通的證據[J].《經濟學動态》,2016(06):62-73.
[23] 地方官員、任期與教育支出:來自省級的經驗證據[J].《公共經濟與政策研究》,2015(02):21-33.
[24] 王娟,張克中.公共支出結構與農村減貧——基于省級面闆數據的證據[J].《中國農村經濟》,2012(01):31-42.
[25] 經濟增長、親貧式支出與國民幸福——基于中國幸福數據的實證研究[J].《經濟學家》,2010(11):5-14.
[26] 公共治理之道:埃莉諾·奧斯特羅姆理論述評[J].《政治學研究》,2009(06):83-93.
[27] 支持窮人增長理論研究動态[J].《經濟學動态》,2008(07):85-90.
[28] Wang J, Zhang K. Convergence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different sectors in China[J]. Energy, 2014, 65: 605-611.
[29] Feng J, Hao R, Li Y, Zhang K. The Effect of Leadership Transition on Government Expenditure: Evidence from China[J]. Annals of Economics & Finance, 2012, 13(1).
[30] Zhang K, Wang J, Ma Y. The impact of regional economic performance on intergenerational geographical distance in China[J]. Population, Space and Place, 2018, 24(2): e2091.
[31] Feng J, Zhang K, Zhu J. How Political Turbulence Changes Disincentiv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: Evidence from the Crime Crackdown in Chongqing[J].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, 2016, 129(3): 1171-1191.
[32] Wan X, Ma Y, Zhang K. Political determinants of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s in a regionally decentralized authoritarian regime: evidence from China[J], Applied Economics (SSCI), 2015,47(27): 2803-2820.
[33] Zhang K, Wang J, Ma Y. The Impact of Regional Economic Performance on Intergenerational Geographical Distance in China[J], 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 (SSCI), 2018, 24(2): e2091.
[34] Zhang K, He F, Ma Y. Sex Ratios and Mental Health: Evidence from China[J]. Economics & Human Biology (SSCI), 2021,42:10101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