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建明

發布者:鄒炘良發布時間:2019-03-04浏覽次數:4479



    


梅建明,男,1971年生;教授、博士生導師

電子郵箱:

1055986095@qq.com

辦公地點:

文泉樓北樓450辦公室(開放時間周四下午2:00-5:00)

工作經曆:

1995.7-2004.9,武漢科技大學社科系(後改為文法與經濟學院)講師、副教授

2004.10-今,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副教授、教授

教育背景:

1991.91995.6,華中師範大學政治系,獲法學學士學位

1997.92000.6,武漢科技大學,獲管理學碩士學位

2000.92003.5,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,獲經濟學博士學位

2005.11-2007.5,财政部科研所博士後流動站

社會兼職:

中國農村财經研究會常務理事、中國财政學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委員、湖北經濟學會常務理事、武漢市财政學會理事、武漢光谷聯合産權交易所專家董事、湖北廣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

社會實踐:

20074-20085月,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财政局挂職,任局長助理

201310-20149月,黃岡市财政局挂職,任黨組成員、副局長

20219-,湖北江城實驗室戰略管理研究院執行院長、戰略管理科學家

2012-今,武漢光谷聯合産權交易所專家董事

2021.5-今,湖北廣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

主要研究方向:

地方政府投融資土地規模經營;農民工市民化等。

主講課程:

《财政學》(本科生)

公共債務與政府投融資》(碩士研究生)

《地方财政專題講座》(博士生)

1999年以來主要科研成果:

論文類

1.梅建明、邵鵬程、吳煜卓:産業政策何以激勵集成電路企業創新——基于創新意願與政策協同視角,《中南民族大學學報(人文社會科學版)》,2025年第2期

2.梅建明、邵鵬程、王石宇:産業政策何以激勵集成電路企業創新——基于創新意願與政策協同視角,《經濟學家》,2024年第9期

3.楊道虹、王石宇、華健、梅建明(通訊作者):半導體材料後發企業如何實現國産替代?——基于湖北鼎龍的縱向案例研究 ,《管理世界》,2024年第9期

4.楊道虹、劉鋒、梅建明、王石宇:抑制或激勵:科技封鎖對企業創新的影響,《國際貿易問題》2024年第8期

5.梅建明、吳昕揚、楊道虹:國家産業投資基金的創新激勵效應研究——來自集成電路企業的證據,《科研管理》,2024年第2期

6.梅建明、劉豐睿:農業轉移人口空間集聚格局與機制,《華南農業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》,2023年第1期

7.梅建明、劉豐睿:公共服務、居住證制度與農業轉移人口消費,《财政科學》,2023年第1期

8.梅建明、邵鵬程:PPP模式的經濟增長質量效應研究——來自微觀層面的證據,《南方經濟》,2022年第9期

9.梅建明、邵鵬程:政府參股與社會資本企業性質對PPP融資約束的影響研究,《軟科學》,2022年第6期

10.梅建明、王勵勤:中國古代非稅收入治理的曆史困境及啟示,《稅務研究》,2021年第11期

11.梅建明、張寬:PPP項目風險合理分擔影響因素的ISM-MICMAC研究,《中南民族大學學報》,2021年第1期

12.梅建明、邵鵬程:财政透明度能否提高PPP模式下社會資本出資意願?,《财政監督》,2020年第23期

13.梅建明、羅惠月:PPP對公共基礎設施供給效率的影響,《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學報》,2019年第6期

14.梅建明、張寬:關于PPP項目實施績效管理的幾個重要問題,《财政監督》,2019年第23期

15.梅建明、陳漢芳:戶籍制度對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影響,《中南民族大學學報》,2019年第5期

16.梅建明、羅惠月:國PPP項目運行困境及對策研究――基于湖北省PPP國家示範案例項目的分析,《行政事業資産與财務》,2019年第3期

17.梅建明:農民工市民化制度演進,《行政事業資産與财務》,2018年第7期

18.梅建明、田嘉莉:财政分權背景下城市化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研究,《中南民族大學學報》,2017年5月

19.梅建明、袁玉潔:農民工市民化意願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,《江西财經大學學報》,2016年第1期

20.梅建明、張鑫旺:農民工工作穩定性影響因素研究,《行政事業資産與财務》,2015年第34期

21.梅建明、田嘉莉:基于排序Logit模型的農民工市民化影響因素研究,《經濟研究參考》,2015年第68期

22.梅建明、謝霞飛:關于地方政府融資适度規模的探讨,《财政研究》,2015年第9期

23.梅建明、劉秦舟:欠發達地區政府融資平台轉型發展的若幹建議,《财政研究》,2014年第8期

24.梅建明、易為民、黃世為:基于KMV模型的上市類融資平台公司信用風險研究,《财政研究》,2013年第10期

25.梅建明、熊珊:基于四個維度的農民工市民化的實證研究,《中南民族大學學報》,2013年第4期

26.梅建明、熊珊:新型城鎮化突破口:農民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,《中國财政》,2013年第16期

27.梅建明、劉秦舟:醫療保險異地結算的現狀調查及最優路徑選擇,《行政事業資産與财務》,2012年第5期

28.梅建明、熊珊:我國科技創新績效評價研究,《南财經政法大學學報》中,2012年第5期

29.梅建明:關于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運行的若幹問題,《财政研究》,2011年第5期

30.梅建明、詹婷: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風險與“陽光融資”制度之構建,《中南民族大學學報》,2011年第4期

31.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管理及控制的國際經驗,《經濟研究參考》,2011年第23期

32.梅建明、鐘啟高:關于當前地方政府建設融資的幾個問題,《财政研究》,2010年第2期

33.梅建明:論實現地方财政支出決策的民主化和法治化,《财政研究》,2008年第9期

34.梅建明:實現農民工市民化是解決農民工問題的根本途徑,《武漢大學學報》(哲學社會科學版,雙月刊),2007年第6期。該文被《中國高校文科學術文摘》2008年第1期轉載。

35.梅建明、王朝才:農民工入城與城鄉統籌發展,《财政研究》,2007年第9期

36.梅建明:我國城市化的主渠道:進城農民工市民化,《經濟學動态》,2007年第1期。獨撰

37.我國公共衛生财政體制的反思與重構,《财政監督》2006年第12期。第一作者

38.梅建明:進城農民的農民市民化意願考察,《華中師範大學學報(人文社科版)》,2006年第6期。獨撰

39.梅建明、徐綠敏:構建綠色财稅政策體系,《财政研究》,2006年第9期。第一作者

40.梅建明:農民市民化問題研究綜述,《财政經濟評論》,2005年下卷,中國财政經濟出版社,2005年11月。獨撰

41.論文:城市低保群體的社會經濟特征及低保救助制度,《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學報》,2005年第5期,第一作者。該文被人大複印資料《社會保障制度》(2005年第12期)全文轉載。

42.論文:中國城市貧困與反貧困問題研究述評,《中國人口科學》,2005年第1期,第一作者。

43.論文:中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述評,《上海經濟研究》,2005年第1期,第一作者。

44.論文:試論土地合作制,載于中國(海南)改革發展研究院編:《中國農民組織建設》,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年版,第282-296頁。

45.論文:湖北省鄉鎮企業與江、浙鄉鎮企業發展的差距、原因及政策建議,《管理世界》,2004年第9期,獨撰。

46.湖北省鄉鎮企業發展的狀況、問題及對策,《經濟研究參考》2004年第20期,獨撰。

47.論文: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戶兼業經營問題的實證分析——以湖北省為例,《中國農村經濟》2003年第6期,獨撰。

48.論文:二元結構轉換與農業勞動力轉移,《 上海經濟研究》 2003年第6期,獨撰。

49.論文:從國内外比較看我國農戶兼業化道路的選擇,《經濟學動态》,2003年第6期,獨撰。

50.論文:轉型時期我國農戶兼業經營狀況分析,《财經研究》,2003年第8期,第一作者

51.論文:日本農戶兼業經營對農地經營規模的影響及啟示,《湖北社會科學》,2003年第7期,獨撰

52.論文:再論農地适度規模經營——兼評當前流行的規模經營危害論,《中國農村經濟》2002年第9期,獨撰

53.論文:《農業技術創新的障礙及對策》,《上海經濟研究》2002年第4期,獨撰。該文被人大複印資料《農業經濟導刊》全文轉載

54.論文:轉型時期我國農業經濟運行的主要特征,《上海經濟研究》2001年第5期,獨撰。該文被人大複印資料《農業經濟學》全文轉載。

55.論文:人力資本積累與農業經濟發展,《湖北社會科學》2001年第7期,第一作者

56.論文: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與農地制度再創新,《财經研究》,2002年第6期,第一作者

57.論文:工業擴張與農業勞動力轉移的理論與政策分析,《湖北經濟學院學報》,2003年第3期,獨撰

58.論文:當前農業發展中的幾個突出問題及對策,《經濟體制改革》,2001年第3期,獨撰

59.論文:構建面向21世紀的中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,《科技進步與對策》,2001年第6期,獨撰

60.論文:失業問題再認識,《武漢科技大學學報》(社科版)1999年第4期,獨撰

61.論文:關于高校政治經濟學課程建設的幾點認識,《中國冶金教育》1999年第6期,獨撰

專著、教材類

1.專著: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困局及其優化策略研究,經濟科學出版社,201912

2.專著: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風險及可持續發展研究,經濟科學出版社,201512

3.專著:我國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戶兼業經營問題研究,中國财政經濟出版社,2005年版

4.《政治經濟學》,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,2001年版,副主編

5.《鄧小平理論》,湖北人民出版社,2002年版,主編

課題類:

1.202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“生命曆程視角下我國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研究”(22ASH015),經費35萬元,主持人,在研

2.201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“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困局及其優化策略研究”(15BRK007),經費20萬元,主持人,20191月結項。

3.201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(10BJY099),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風險與管控體系研究,經費12萬元,主持人,201412月結項。

4.2010年度湖北省軟科學研究專項項目(2010DEA009—1),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政策研究,經費6萬元,主持人,在研。

5.2010年度武漢市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(2010403331133-02),武漢長時期“兩型農業”發展模式及實現途徑研究——基于武漢蔡甸區案例分析的視角,經費2萬元,主持人,在研。

6.200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(06JA790113),《實現進城農民市民化的可行性度量及其政策設計》,經費5萬元,主持人,結題。

7.中國博士後基金(第39批),課題名稱為“進城農民市民化的可行性問題研究”,資助号為20060390256,經費5萬元,主持人,結題。

8.2001—2003年湖北省教育廳十五規劃課題“農地經營規模與農業經濟發展”,項目編号:2002q011,主持人,結題。

咨詢成果:

1.大變局下我國集成電路産業面臨的風險挑戰與應對策略》,獲得國家領導人肯定性批示,排名第二,20228

2.大變局下我國集成電路産業面臨的風險挑戰與應對策略》,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《書刊摘報》,第226期,排名第二,202210

3.《增強湖北産業鍊供應鍊韌性研究》,湖北省政府研究室《咨詢參考2022年第14期,獲得正省級領導肯定性批示,排名第二,20227

科研成果主要社會影響:

1.實現農民工市民化是解決農民工問題的根本途徑,《武漢大學學報》(哲學社會科學版,雙月刊),2007年第6期。該文被《中國高校文科學術文摘》2008年第1期轉載。

2.系列論文“農地規模經營與農業經濟發展”獲湖北省第四屆(2004年)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。

3.城市低保群體的社會經濟特征及低保救助制度,《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學報》,2005年第5期,第一作者。該文被人大複印資料《社會保障制度》(2005年第12期)全文轉載。

4.農業技術創新的障礙及對策,《上海經濟研究》2002年第4期,獨撰。該文被人大複印資料《農業經濟導刊》全文轉載。

5.轉型時期我國農業經濟運行的主要特征,《上海經濟研究》2001年第5期,獨撰。該文被人大複印資料《農業經濟學》全文轉載。